top of page

練習普拉提的好處--入門介紹篇

已更新:4月10日



相信大家以前可能有聽過普拉提這項運動,或許認為它是一門興趣或是一種比較靜態的活動。而這項運動不一定會流很多汗,也不一定會需要很大的肌肉力量或訓練量。這可能讓人們誤會它純粹是比較「休閑」的運動項目。本次想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皮拉提斯的核心想法,讓大眾接觸不同的運動面向,提供更多資料讓人們認識和選擇。


Pilates是由Joseph Pilates 開發出來的運動,一開始是運用在一戰時治療傷兵及康復的訓練上,後來這項運動漸漸普及到讓大眾接觸得到。從它的發展開始得知,這有「治療」或是「康復」的原意,透過學習控制呼吸、改善姿勢及正確發力或是核心控制等,目的都是想讓身體朝着健康、正確運動的方向發展。簡單來說,Pilates是一項適合所有人的運動。若你想知道這是適合哪一類人群,以下簡單地分類幾種訓練情況:小孩、辦公室人士、職業傷害人士、產前/產後媽媽、各種運動愛好者(旋轉性運動、有慣用側運動、跑者及舞者等等)、長者、有痛症或長期疼痛的人士等等(更多資訊可瀏覽網頁或留意我們其他更新):


1. 小朋友們訓練情況:小孩子相比於大人具有容易學習的特質,透過身體還在「塑型」的時候,比較快地調整學習新的動作。而在他們的角度整個訓練過程像是遊戲一樣,在這個訓練中自動吸收消化,回家後要練習的內容也相對較少。因此,在身體發展的時期學習改善姿勢和加強協調或訓練大腦等運動訓練,對日後的成長和健康有着顯著的效果。


2. 在職人士訓練情況: 在職人士因工作關係常常出現久坐久站的情況,長期不活動身體或使用錯誤姿勢下重複性工作,容易引致疼痛問題,如肌肉過緊、關節疼痛或是頸椎、腰椎等使用不當情況。如久坐情況下容易讓下背、髖關節過於繃緊和部分肌肉失用,容易引致椎間盤突出或是假性脊椎側彎情況。透過基本概念及正確的運動指導方法,讓在職人士自己都可協助自己舒緩疼痛的問題,學習正確使用身體的方法。


3. 產前/產後媽媽訓練情況:產前媽媽懷着寶寶時如像每天負重訓練,而隨着時間推移,寶寶重量亦會增加。而寶寶的體積增加時亦容易讓媽媽的內臟受壓迫,脊椎亦被加重負擔,讓腹盤底肌力量不足出現尿滲的情況。透過學習控制呼吸,和正確的運動方法調整身體的平衡,舒緩內臟壓力和尿滲情況,亦為產後恢復作提前準備。/產後恢復是新手媽媽最關心的事情,透過運動的方式去修復乘載過寶寶的身體,如訓練腹盤底肌力量和修復腹直肌分離情況,亦可透過呼吸、運動調整產後的心情,回復最初的身體狀態。


4. 運動愛好者訓練情況:運動愛好者容易因運動強度過大或發力不當而受傷,當中很多運動的動作模式是重複的旋轉性運動、慣用側偏向的運動模式。如高爾夫球這項運動,可透過練習整個完整的旋轉動作,使原本身體其餘沒有使用的部分參與運動,加強較「弱」的肌肉和控制。這個概念適用於所有運動項目,使身體平衡地發揮效能,提高運動表現。


5. 痛症或長期疼痛的人士訓練情況:皮拉提斯算是一項做得非常緩慢的動作控制運動,而緩慢、不焦急的方式可訓練身體肌肉的記憶,同時亦減少再度受傷的風險。如上述或過住的文章所提及,發力、姿勢、協調、呼吸等等的加強,都有助於我們遠離痛症,重回自在的生活。希望透過提供多一個方法,讓人們了解「病」和「痛」,不再因為不了解而感到害怕,找到正確的方法正面地應對。


6. 長者訓練情況:一個安全、有效的運動是適合所有的人士參加,透過學習皮拉提斯安全地提升肌力、平衡和協調控制,有助於加強日常生活的掌控能力,提升生活的品質,自在地遊走於社區之中。

*以上是部分的訓練情況,會因每個人作出適當的練習內容。


Pilates核心想法是透過學習呼吸控制,調整身體,安全地、正確地運動,而「慢慢的」亦是Pilates最着重的地方。一開始練習可能因為從未使用某部分的區域而感到吃力,但當大腦和肌力慢慢被啟動,控制能力亦慢慢提升。因此,工作室同時希望透過以往物理治療師的經驗及普拉提的運動教學,讓來參加課堂的同學們、或是網上的朋友們透過我們一直在線上或線下分享的資訊中,了解更多關於身體的概念,如何防止受傷或減少疼痛,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質等,當我們對健康有新的認知,有需要的時候可以自我協助,不用害怕未知的情況,正確地應對不同的「突發事件」。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