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呼吸:節奏與情緒
- Horis' Body Movement Studio
- 2023年11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Content created by Horis' Body Movement Studio, 23/04/2022.

呼吸與情緒有着緊密的關係,本次將會說明關於呼吸的快慢、深淺對身體的影響,以及應使用鼻子還是口呼吸。
當我們匆忙的時候,或做運動的時候,是否覺得用鼻子呼吸不足以獲得更多氧氣,想使用口去取代呢?身體的機制會讓我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,本能地使用口去呼吸,希望得到更多的氧氣。同時,這種呼吸形態會讓人情緒出現變化,保持驚惕、觸覺敏銳等。而過度使用口去呼吸會影響面型,如牙齒排列、牙骹的問題等。
另外,出現呼吸短淺的情況通常是機能衰退的病人或是患病的長者,若然你是擁有健康的身體,就需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出現呼吸短淺的狀況。短淺的呼吸亦會過度使用頸部肌肉(頸部肌肉只是輔助的角色,不能主要負責呼吸的活動),因而令頸部變得寬、粗,以及容易有頸紋。還有,這種呼吸的模式也會讓副交感神經無法啟用,內臟難以得到放鬆,無法正常運作;然而,交感神經失調亦嚴重影響我們,心情變得緊張和焦慮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中,我們難以使用整個肺部。當長時間沒有使用時,就會發生失用問題,例如出現肺泡塌陷的情況。
節奏與情緒:我在學生的身上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
比較著急的同學通常對呼吸的練習較難去掌握,需要更長一些時間去感受身體的變化,感受這個位置是否在發力,那個位置是否在放鬆。
亦在沒有運動習慣的同學們中,觀察到他們較容易感受自己的身體,身體固有的運動模式也是相對容易改變或調整,而他們通常缺乏肌肉力量和對空間的感覺。
我自己看來,心情的速度與呼吸的速度是一致的。我的意思是越快想做得到,就越容易出錯,容易掉進一個有盲點的區域和忽略了一些事情。例如關節腔裏稍稍偏移一點,控制該放鬆或用力的肌肉,甚至乎是運動後放鬆筋膜的時長等。
除了慢慢地觀察和感受自己外,保持着「空」的狀況,對於固有的作出梳理或摒棄。靜下來的時候,思維變得更流動和彈性。在學習任何新事物前,心態保持着平衡的感覺,以及向內的思考,這個屬於自己的節奏會幫助我們觀察到更多。
最後,想用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中空則能容的說法作為一個結尾。杯子能作為杯子是因為它有空的特性,而當它滿的時候,同時間就失去它的特性。希望大家找到自己內心的速度和平衡,在生活當中慢慢地感受和呼吸。
Comments